約在2009年,一大票的台灣網民跳入了FB的浪潮。其會員數增加曲線的陡峭度也使FB的創辦人為之震撼。許多遠在外地的朋友透過FB得以聯繫親友並得知國內的消息。甚至連失散多年的小學同學也透過FB相逢。不計其數的感人案例以不被新聞傳播的情況不斷發生。因為使用者大多都是青年人,使得FB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容小覷。
/******************** 如果你是笨蛋,請繼續讀下去 ********************/
而因為在早期的FB中可見許多西方文化的影子,也因此不知怎麼地讓台灣的使用者以英文來表示自己的名字。有的使用一個從小就取好的英文名加上姓氏作為顯示的名稱。而有的使用者卻因為某種因素而強行使用讀音上的英文翻譯做為顯示的名稱。其實在FB中可以加上自己的真實名字,不過都不列入可搜尋的範圍內。也因為多數人使用英文翻譯的名字而造成許多人找不著自己的朋友,就算加上自己的真實名稱也無助於此事。有些人則較為靈巧,將自己的中文名字或朋友呼叫的綽號打入顯示的名稱。這樣除了提高對朋友能見度,也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而個人認為,FB的英文名字取法盡量以下列為考量:
- 你的中文讀音的英文翻譯名為大家所熟知
- 你顯示的英文名為日常呼叫的綽號或為大家所熟知
- 若中文名為「菜市名」,可加上英文以輔助辨識
- 否則請用大家所熟知的中文表示法,除非你不排斥大陸拼音
太多直音譯的名字無所作用且耗費長度。不只聞之令人反感,還破壞了中文讀音和字體的美。如果你尊重身處地方的文化,你將會開始重視這個問題。請大家認真對待自己的顯示名稱。